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史海·觀察
“陳家坡,不一般,明燈廣場在眼前,明燈亮、明燈紅,明燈照耀向前行;陳家坡會議是明燈,指明了革命新征程;三支隊伍抱成團,統一指揮走向前;紅軍有了指揮部,就像紅燈穿迷霧,建黨建軍又建政,軍民團結鬧革命……”今年70歲的革命舊址守護者、照金精神傳承人杜天祥,正在用一段繪聲繪色的快板講述著陳家坡會議的歷史。
位于紫竹院公園東北側的北京圖書館即現在國家圖書館新館,于1 9 8 7 年建成開放,被稱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而關于這座建筑緣起及建設過程,在各種報道及公開資料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均未被提及,那就是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獨署和聯署的全國政協提案。提案不僅復現了一段重要的歷史,也反映了一代知識分子對圖書館、對國家文化事業的真摯情懷。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序廳正中,這座名為《石破天驚》的圓雕,向世人生動展現著南昌起義的重大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強暴、堅持革命,沖破白色恐怖,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1 9 3 9 年,吳運鐸被派到皖南云嶺的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在農舍的茅草棚子里開始了軍工生涯。1 9 4 1 年9 月,吳運鐸隨新四軍二師軍工部長吳師孟來到新四軍二師,在指揮員羅炳輝的全力支持下,在兩間農舍的茅草棚子里白手起家,迅速建立起兵工廠,并克服種種困難,為新四軍源源不斷地制造出高質量武器彈藥,直至抗戰的勝利。
4月13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主持發掘的“陜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經層層評比進入終評,最終躋身“十大”之列。
秦國都雍三百年間(前677年-前383年),國家大事在哪里議定?秦諸公對外擴張、稱霸爭雄的決策號令從哪里發出呢?今天,帶大家一起去認識一下先秦的行政中心朝寢。
20世紀20年代,上海法租界環龍路(今南昌路)和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之間,有一片石庫門建筑叫做漁陽里;此處有一條南北貫通的弄堂,靠近環龍路的一段是老漁陽里,靠近霞飛路的一段是新漁陽里,因許多中國共產主義先驅常匆匆穿行,所以它被譽為“共產主義小道”。當年,在其中兩幢石庫門房屋里所發生的一切,猶如猛電迅雷劃破黑暗夜空,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
“真理在誰手里,我就跟誰走。”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能夠真正做到很難。尤其當個人面對名利地位、榮辱得失,甚至遭到強權威脅之時,你該如何選擇?讀過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裔兆宏所著《歷史的選擇--張聞天在延安》后,我便找到了答案。這個答案就是,“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崇高政治道德和人格風范。
車馬在古代社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上層人士日常乘用的交通工具,同時還是人的身份等級和社會地位的標志,更是禮制的組成部分。
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及創始人之一,1 8 9 5 年生于湖南溆浦,1 9 1 9 年參加毛澤東、蔡和森等創辦的新民學會,1 9 2 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黨的二大后,在黨中央機關做婦女工作。1 9 2 8 年犧牲,時年3 3 歲。1 9 3 6 年,毛澤東評價她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
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開幕,這里是李書城、李漢俊兄弟的住宅。
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是新中國建筑設計與建設發展的里程碑,這些建筑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建成竣工,成為中外城市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凝聚了無數大國工匠的智慧。
2012年11月29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當他看到陳列柜中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時,講了一個故事。總書記說:“一天,一個小伙子在家里奮筆疾書,媽媽在外面喊著說:‘你吃粽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他說:‘吃了吃了,甜極了。’結果老太太進門一看,這個小伙子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結果吃錯了,他旁邊一碗紅糖水,他沒喝,把那個墨水給喝了。但是他渾然不覺啊,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人是誰呢?就是陳望道,他當時在浙江義烏的家里,就是寫這本書。于是由此就說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陳列廳,擺放著一件無比珍貴的文物,它就是被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無線電通信事業開山鼻祖的“一部半電臺”。
1 9 2 0 年,李大釗、蔡和森等革命先驅多次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呼吁婦女沖破封建禮教,樹立自主精神,爭取自身解放。
3月5日,是全國第58個學雷鋒紀念日。“永恒”,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參觀時提到的關鍵詞。習近平贊嘆,雷鋒是一個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
宛平城,北京豐臺區一座興建于明朝的古城,雖歷經多次修復,城墻上依然布滿了密集的槍眼與彈坑。 這座古城和周遭斑駁的創傷,見證了80多年前那個夜幕里的腥風血雨:1937年7月7日,日軍詭稱一名士兵失蹤,悍然
傳我國原始社會就有“臘祭”,臘盡春來,人們殺豬宰羊祭祀上天和祖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們用朱砂涂臉,鳥翼裝飾,又跳又唱。自夏朝起,此習俗流傳下來,逐漸形成過大年,即后來的春節(1912年民國成立
“一而再,再而三”,是對某種連續行為的說辭,自然其中也隱含了一些不滿。一副對聯三字錯,一副對聯三處錯,一句話三事錯。這真是錯到了事不過三的極致。先說一副對聯三處錯。《中國楹聯鑒賞辭典》的《作
陜西出土的反映唐代馬球運動的“馬球圖”。唐朝時期,京城長安有個月燈閣(遺址位于今西安市雁塔區等駕坡街道月登閣村,清嘉慶《咸寧縣志》改為“月登閣”)本為佛閣,高臺建筑。《中華全國風俗
閑來無事,驅車往山里行,路過金華北山腳下,幾戶農家正利用晴好的冬日自行腌制火腿。一時好奇下車去看。見主人正在處理一只肉質細嫩的豬后腿,抓起一大把一大把的鹽往豬后腿上抹。我笑著說:“你家孩子有口福。
黃負生畫像1922年2月,為了揭露軍閥趙恒惕慘殺湖南早期工人領袖黃愛、龐人銓的罪行,在前往上海向黨中央匯報途中,毛澤東停駐黃土坡中共武漢區委機關,并多次探望臥病在床的黃負生。在與黃負生交談中,毛澤東稱贊:&
諸葛亮 結構嚴密,最有邏輯性說到寫年終總結,我們往往會先打開文檔,寫個標題,然后用半天時間,磨磨蹭蹭地寫幾行字……此時,假如諸葛亮在一旁,必定會扇著他的小扇子:“哎喲,寫年終總結呢?不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國家進行文字改革,實行了簡化字。如今六十年過去了,有時亦見一些特定情況下,有的書籍報刊、影視作品和書法用繁體字,在簡體轉繁體中,有些人不明就理,就出現了一些錯誤。因為簡化字中的某字
電視劇《大秦賦》第16集里有這樣一個場景:面對秦相呂不韋以及列國使臣,韓國使者鄭國向大家宣講他擬為秦國修渠灌溉的宏大構想。他手指地圖說:“此為仲山,渠自此始,引涇水向西,至瓠口為渠首…&hellip
陜工網——陜西工人報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系電話: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陜ICP備17000697號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鏡像 網站圖文若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