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文化新聞
《兀立荒原的樹:紅柯年譜》史鵬釗編著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本書采用編年體方式,以翔實的內容記載了在中國文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家紅柯的一生。全書包括紅柯小傳和紅柯年譜,并附有紅柯作品出版年表、紅柯作品獲
《我從土中來》李慧著 太白文藝出版社該書收錄了作者近三年來創作的鄉土散文作品,書名取自散文集中的同名散文《我從土中來》。作為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農家孩子,作者從小就在關中農村出生、成長,度過人生最重要的青
6月19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作家協會、作家出版社聯合主辦的“阿瑩長篇小說《長安》創作研討會”在北京、西安等地以線上線下聯動方式舉辦。中國作協黨組成
6月19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作家協會、作家出版社聯合主辦的“阿瑩長篇小說《長安》創作研討會”在北京、西安等地以線上線下聯動方式舉辦。
陜工網訊 6月19日,在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的舞臺上,來了一群平均年齡只有18歲左右的小小秦腔人,他們就是來自西演·青年團的小演員。 在本屆秦腔節劇目演出中,由這群小演員們帶來的秦腔傳統劇目青
通讀西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李利敏副教授的新著《<小世界>中浪漫傳奇的原型研究》,可以發現該書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該書研究方法新,理論建構意識強。作者采用了西方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草創的“認知
《地下管道焊》 安喜 攝安喜是一位頗有成就的職工攝影家,他從事攝影40多年來,足跡遍布三秦大地,常年活躍在建筑工地上,把鏡頭對準建筑工人,拍攝了約20萬張膠片和數碼影像,最后精心挑選,集結成《百姓傳承情景
年近耄耋,盡管“我讀書,我思考,我寫作,我快樂”的幸福生活仍在繼續,卻已經非常隨心所欲,以不給自己造成任何壓力為底線。具體來說,長篇小說,尤其是當代的長篇小說,是絕對不會去讀了。“吾生也
陜工網—陜西工人報訊(記者 薛生貴)6月15日,秦腔首部3D電影《三滴血》觀影會在長安國際影城(鐘樓店)舉行。 《三滴血》是易俗社經典劇目,由陜西已故著名劇作家范紫東先生創作于1918年,演繹百余年,深受
陜工網—陜西工人報訊(記者 李旭東)6月14日10時,碗碗腔現代劇《驕楊之戀》媒體見面會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舉行。該劇于當晚7時30分在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升級”亮相。 據陜西省戲曲研究院
編者按:古地秦腔,響遏行云,鏗鏘健壯。秦腔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歌頌著西北人民耿直爽朗的性格。6月13日,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拉開帷幕,來自西北5省區33家院團的名家與新秀齊聚西安,73臺秦腔大戲、3D電影《
謝子長雕像西安市革命公園位于西安市新城區西五路53號,占地面積10.4公頃,公園始建于1927年3月,是西安城區最大的一處革命舊址。主要紀念性建筑有革命亭、忠烈祠、東西大冢、東西烈祠、王泰吉王泰誠紀念碑亭、張季鸞
“花廟”是船幫會館在當地的俗稱。到過陜南丹鳳縣城的人,想必對這座古建筑并不陌生。它位于縣城西南一隅,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始建于清。丹水長流,在丹江北岸它已風雨挺立了兩百余年。新中國成立后,曾幾
華夏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地域劃分也同樣有著很深的淵源,像我國很多地名都是由古地名延續下來的,到現在人們看來都會產生誤解,比如“陜”。陜西作為我國古代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它的名字由
韓勁松 著 江西美術出版社一部延安美術史,就是一部鮮活而生動的黨史和革命史。《藝術為人民:延安美術史》以全景的視角,呈現了一幅延安美術創作的瑰麗畫卷。本書共分為六章,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觀和方法論,
布什·霍爾菲爾德·卡特琳 著 王貫虹 譯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當下數字產品和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并不可逆轉地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一些人對此充滿希望,而另一些人卻倍感壓力。人們需要自我
關中有方言“軷(bá)做”,如“把人軷做死了!”“這事軷做得很!”軷做,即難受、為難、無奈、干著急。“軷做”方言從何而來?“做”字好理解,就是干事
藍弘先生要出《閑思集》,囑我寫幾句話做引子。雖誠惶誠恐,又感覺義不容辭。我與藍弘先生,今生有緣人也。憶及最初相識,可追溯至昔日大學一起讀書的時候。那年高考剛剛恢復,我和他在古城西南角西北大學的紫藤苑不
著名學者安危先生將自己40余年海倫·斯諾的研究成果結集出版,是陜西省斯諾研究中心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也是中國學界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海倫·斯諾研究文集》的出版,標志著海倫·斯諾研究進入了
誰的畫筆,能夠摹盡秦嶺深處的山寨石堡?誰的慧眼,能夠洞悉漢水背后的歷史煙云?誰的腔調,能兼有秦腔的高亢和楚調的柔婉?不用問了,因為這一切都鮮活在張斌峰的行吟中。行吟,是一種詩意的追尋;行吟,是一種靈性
在延安大學文匯山上路遙墓地,有兩個小石桌,一個是《平凡的世界》的責編李金玉女士捐贈的,上面鐫刻著“平凡的世界,輝煌的人生”;還有一個是《路遙文集》責編陳澤順先生捐贈的,上面鐫刻著&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中國人的詩意生命》徐立京 徐冬冬 著中信出版社在這本書中,作者追尋著四季更迭的腳步,對每一個節氣和物候進行深入解讀,而書中每候均配有畫家創作的抽象畫。這本書不僅是一套關于時令、氣
《做壺》徐風 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本書是由紫砂文化研究者徐風先生歷時數年記錄、考察與創作的匠心文本,由顧景舟先生的衣缽弟子葛陶中先生生動還原其制壺技藝,是作家與制壺大師的四手聯彈。以古法做一把壺,以生
《史記研究集成·十二本紀》西北大學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是我國西部地區最早的全國重點綜合大學出版社,長期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組織出版了眾多優質的高等教育教材和學術專著。近年來,西北大學
“五一”前,單位同事拿來一本書,說這是自己老師的著作。同事是書法愛好者,他的導師郭興才(筆名戈文)是黃陵本地知名書法家,沒想到郭老情趣高潔、文墨雙修,在握管揮毫之余,還能創作出這部時間跨越新
陜工網——陜西工人報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蓮湖路239號 聯系電話: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陜ICP備17000697號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5陜工網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鏡像 網站圖文若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