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管在她的手上翻飛,紗條從指尖掠過,拔、引、插、繞、掛五個動作一氣呵成,掐斷的紗條又被頭對頭接起來,彼此,牽引著向前奔流……
日前,歷經三個月籌備的咸紡集團第五屆“夢桃杯”比武大賽如期舉行。選手們個個躍躍欲試,此時的她,正站在紗機前,手扶機面,呼吸急促,努力使自己心跳平撫。
趙夢桃小組的姐妹一直關注著她。只見她從容舉起右手,向裁判示意。隨著手指揮向紗條的一瞬間,兩個裁判幾乎同時按下秒表,期待已久的指針即刻飛轉起來。
回到本文開頭,她的動作看上去簡練、自然、連貫。一個兩個三個,轉眼就接好了八個頭,但是意外發生了。剛接好的第八頭好似頑皮的孩子,一下子又掙脫,拋開身后本是一起奔跑的同伴,獨自追逐紗管而去,丟下沒有頭緒的須條一時不知所措,四散開來,隨意糾纏在周圍的器件上,亂作一團。她用余光掃過,并沒有做出回應,依然繼續下一個接頭,直到第十個紗頭被順利送入指定位置,順暢地吐放出須條,方才返回到第八個紗錠前,很輕盈的抹去器件上的繞花,開始接頭,就在指尖離開器件的同時,一縷棉須隨之滑落,向弄檔里飄去,她并未發現,顧自接上斷頭。
此時秒表并沒有停止轉動,直至兩位裁判對視之后。接下來,測評表上記錄下那個冷漠并延遲的時間,外加一個掉白花的扣分,她含淚接受了這個結果。
第一階段考完,她哭了,哭得像個孩子似的。
機器的轟響聲充盈整個“夢桃之家”。
裁判端起測定板走向弄擋,比武繼續進行。
她是進廠不足1 8 個月的新工,在大家眼里是個有點任性的姑娘。聽說這次比武新增了新工賽項就踴躍報名,她要為青工爭氣,為這個光榮的團隊爭光。
由于進廠短、底子薄,她早早給自己定下每天的任務和目標。堅持放棄周末休息,每天第一個來到車間,背理論,練操作,中指磨破了,纏上膠布繼續練;理論枯燥乏味,她邊背邊默寫,把考過的卷子翻來覆去溫習,直至牢記于心。
一年一度的廠級技術比武大賽圓滿落幕。她以總分9 9 .6 4 6 分,喜獲一等獎。
她,就是趙夢桃小組2 8 歲的團小組長黨亞男,被姐妹們昵稱“飛毛腿”。談及看管細紗機的訣竅,她靦腆笑言:“跑得快、轉得勤、接得快,車就能看得住。”她每天看2 臺半車,別人1 臺半車,工作量多出一半。為了當班時跑得更快些,黨亞男每次都會換上舒適的運動鞋,在三尺弄檔里,每天來回穿梭2萬多步。在恒溫車間里,盡管身著短袖,可她的衣服總是被汗水浸濕…… □張栓平 西濱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